个人养老金制度是什么?
- 生活
- 2022-12-02 07:12:18
- 415
2022年1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其中明确了“个人”的定义,即“年满55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中国公民,自愿参加、独立于企业和事业单位、不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积累资金。”这一规定将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写入《意见》之中。
此前发布的中国银保监会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指导意见》中也明确指出:“允许符合条件的银行理财、商业养老保险、基金等金融产品作为养老保障账户资金投资。”
而在2022年4月20日上午,中国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兼办公厅主任肖远企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介绍了个人养老金制度:“目前是采取了三支柱体系:第一个是基本养老保险体系,第二个是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体系,第三个还是个人养老金制度。”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企业年金制度已经有40年历史,企业年金制度建立于1994年4月1日,而个人养老金制度自2018年1月6日起正式实施。
那么在经过了40年的发展之后,为什么会引入个人养老金制度呢?首先来看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是我国第一大金融支柱(图1)。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2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末,我国居民储蓄余额达32万亿元(图2),占到总储蓄余额的51.8%。在这其中有约80%是活期储蓄(图3)。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我国居民储蓄率正逐步下降。据国际经验数据显示,当居民储蓄率从30%下降到20%时,养老保险体系就开始出现问题——居民消费意愿下降、金融资产收益率下滑以及金融市场波动性上升(图4)。从我国的情况来看,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由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组成(图5)。
本文由简云网于2022-12-02发表在#简云网,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ww.hongniangmanghe.cn/post/35813.html
本文链接:http://www.hongniangmanghe.cn/post/35813.html
上一篇:股票R是什么意思?组成是什么?
下一篇:银行卡怎么被风险保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