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准对央行有什么影响?
- 生活
- 2022-12-02 07:06:32
- 435
降准是央行对商业银行进行法定存款准备金规模调整的政策,属于流动性管理,是商业银行增加流动性供给的政策工具,可降低商业银行资金成本。降息是央行对金融机构进行利率操作的货币政策,属基准利率以外金融机构向金融市场提供低成本融资工具的行动,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从而提高商业银行资金收益。降准则是央行根据宏观经济状况(包括货币供应量、社会融资规模等)对存款准备金率进行调整的货币政策工具,属于基准利率变动以外的调控手段。通常来说人民银行会在每年年中和年末各调整一次存款准备金率。降准对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和信贷规模影响很大!降准通常意味着基础货币增速下降、信贷规模增长放缓甚至收紧。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15年7月15日起下调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1.0个百分点(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一年期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5.6%;一年期人民币存款利率下调幅度则达到0.5个百分点至2.5%。降息则意味着央行在对商业银行进行基础货币投放之外,通过再贷款、提高存款准备金等方式降低商业银行资金成本。降息一般发生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或者市场出现流动性紧张时。
2014年以来央行已多次降息,其中今年以来央行已经五次采取降息措施以应对流动性问题。例如:1月9日央行下调支农再贷款和农村信用社再贷利率1个百分点至4%;3月4日下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利率10个百分点至1.5%;5月7日又宣布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6月1日再降25个基点(即一年期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降至4.35%;一年期以上居民个人住房贷款基准利率降至7%。)。
本文链接:http://www.hongniangmanghe.cn/post/35808.html
上一篇:什么时候还贷最划算?
下一篇:股票短线选股技巧
发表评论